首页 官网动态内容详情

古人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姓名的故事

2024-04-16 16 网站首席编辑

古人是怎么礼貌的问别人姓氏、名和字

古代询问姓名的敬词:尊姓、贵姓、台甫、大名、尊讳、芳名、台篆、雅篆等。

对一般人的尊称:公、君、足下、子、先生、夫子、丈人、阁下、长者、台端、孺人、大人、兄台等等。

古代人在跟其他人对话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直呼其名的,直呼名字是非常没有礼貌的。

古人相见称字、称号、称官职、称籍贯,绝对不直呼对方的名。古人非常看重自己的“名”,名是父亲给取的,特别珍贵。

称字。

在称呼朋友时,古人会表现出谦卑的品质,称其(如字板桥):若称板桥为“燮”(郑板桥的名字叫郑燮),其为大不敬。

称其板桥,为亲密谦卑品质表现。

古书记载:称亲人为之辈分,称友人为之关系,称上人为之地位,称搿人为之熟悉。

这足以说明:古人叫他人时上叫旦叮测顾爻该诧双超晶其字。

所以在介绍古人时一定会在他名字的后面加上他的字是什么。

古时候诗人名字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

我国古代,名和字不是一回事,名是名,字是字,号是号,都为一个人的称呼,规矩却不一样。字又称表字,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,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。号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号,赠号,谥号,绰号。

一,字

根据记载,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,女子许嫁时取字。

根据《礼记·檀弓》上的说法,在人成年后,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,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,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,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,以示相互尊重。因此,古人在成年以后,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,自称其名表示谦逊,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。

北齐的颜之推认为,人名是区别彼此,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。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。

二,号

1,自号,自号就是自己为自己所取的号。

2,赠号,主要有三种情况:其一,以其轶事特征为号。如李白,人称谪仙人;其二,以官职、任所或出生地为号,如王安石称王临川;其三,以封爵、谥号为号,如诸葛亮封武乡侯,人称武侯。

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,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。以至许多文人,有很多别号,多的可达几十个,上百个,“别号太多,反成搅乱”(郑板桥集题画。靳秋四索画),所以近代以后,尤其建国以来,文人用号之风大减,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,就用真名。

3,谥号,我国古代,帝王、诸侯、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,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,评定褒贬,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、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,并相沿成为制度,这种制度称为谥法,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。

4,绰号,也称诨名、混号、诨号,它和别号、斋号的初级性区别,似在于几乎全部为他人所取,然后得到公认,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。

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,那么商朝之前的历史人物名字是如何记录下来的

把汉字说成商代才出现是严重违背常识的。

汉字发明超过六千年,甚至七千年,但造字是一个一直持续的过程。误以为商代才有甲骨文,那只是因为大规模发掘出甲骨文是在商代遗址里。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地下考古发现就算不存在。这是逻辑癌的奇葩思维,因为没发现只是难以证明存在,但同时也证明不了不存在。就算实证主义也应该是这么一个不确定的状态。但是从逻辑上看,很早就有汉字的可能性是毋庸置疑的,包括青铜器其实也是。

汉字为何会很早就有,其实这是有很多证据的可说道说道的。

第一、商代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文字了。今天汉字有的特点象形、会意、形声特点统统都有。

第二、甲骨文里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。比如大禹和古希腊冥神手中的两股叉丩出现在大量文字里,后字、司字上半部分就是。这个符号如果不是很早就有,后世又如何知道呢?夏代就是以后为尊啊。更有趣的台湾原住民阿里山邹族保留有一个甲骨文后字作为族徽。而且也是与商代甲骨文一致的成熟字体。台湾原住民基因O1,就是夏后氏基因。他们只有这一个文字符号吗?我不相信,如果展开调查可能会有惊人发现。

古人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姓名的故事



除了大禹时代,通过破译发现,大量甲骨文里透露的文化内涵已经到了神话传说里的七仙女时代,实际就是伏羲时代。比如九字是鱼钩,鱼钩文化是什么我们甚至都不知道。历史上也没有特别提及。因为在历史上就已经很久远了。只是藏在深层文化里。所以纹饰大量都是钩子图形,屋顶也是翘起飞檐。

第三、在良渚玉璧的鸟符上发现了汉字四。而且四的本意就是在四方形祭祀台上祭祀八芒星太阳。所以外面是四方形祭祀台,里面是一个八字。而鸟符的阶梯台阶就是逐级不断垒高的由大到小的四方形祭祀台。正是最早金字塔的形制。光滑斜面反而不是最早的。

佛教术语阿弥陀佛也是这个意思,佛为四,米为太阳,陀为驮。鲜卑拓跋也是驮八的意思,就是这个汉字四。中心是鸟,那是因为古人认为太阳是被鸟驮着运行。可见这个思路的汉字四是很久远的,你甚至不知道为何不同地区会有一致的思维。当然我是知道为什么的,也可以确定就是源自中国。

更有趣的是甲骨文里的四不是这个,而是四条横线。难道良渚比商代晚吗?这可能吗?

其实这是尧舜争斗造成的,商代是内陆支尧系,自然不会用你舜系的核心文化,到了周代则是倡导和解。所以周代金文也有使用了这个四。中国建筑会有天坛那种分层的格式,实际源头就是这个。不同的是,天坛是同心圆,而非同心方。因为天坛的建造者属于尧系。西南也发现了四方形祭祀台,因为西南百濮属于舜系,是大鲧体系被发配到四川那部分的遗留。中国建筑里就有这种台阶式的隔墙,欧洲也有。可见这个字的历史之久远。

第四、西南的纳西有东巴文,彝族里遗留有一些文字符号。东巴文其实一听就知道是源自哪个方向的。而纳西正是以百濮为基础后来又融入了羌系的结果。彝族也是百濮为基础融入了羌系、泰族等等。西南这些文字符号有传承因素,也有因为存在文字传统在遗失后而后造的情况。但至少说明文字可以追溯到还在长江中下游的时代。

第五、在安徽凌家滩出土的器物在苏美尔女神手里也有。而这个符号就是甲骨文的字。了解、知了,很像是开启智慧解决问题的钥匙。

第六、古埃及神像手上通常会拿着一个甲骨文的子字。这个字的特点更符合汉字属性。与古埃及其他象形符号反而有违和感。

甲骨文产生很久远,之所以没有大量遗留在古遗址里,可能因为遗址里只是有一类东西会被遗留。像青铜器这样的物品是跟着人迁移的。商代祭祀时采用甲骨记录才有遗留。可以保留很久的玉器又因为有专门的纹饰,所以就很难出现文字了。如果我们是石头建筑,那一定会遗留更多下来。

相关标签: # 建造 # 历史 # 问题

  • 评论列表 (0条)

 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

发布评论